为了深刻把握指示的精神内核与时代坐标“两个文明”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,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”,教务处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,集中学习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》,会议由党支部书记董艳华主持,全体党员参会并开展交流研讨。
会议指出,党的十八大以来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思政、师德建设等环节,已使师生精神面貌显著提升,但面对多元思潮冲击,更需以指示为纲,筑牢思想防线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。从重庆“小院讲堂”到复旦大学“星火”党员志愿服务队,基层理论传播的创新表明:唯有让党的创新理论贴近生活、扎根人心,才能筑牢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。文明如灯,照亮前路。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——“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国家有力量”;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擘画。
会上,党员结合教务管理工作实际展开讨论,我们深刻认识到:高校是精神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,必须通过深化理论武装、典型引领、文化滋养,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。这要求教学管理超越事务性工作,成为价值塑造的“隐性引擎”。落实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”,需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学制度设计。从“效率至上”到“价值先行”精细化管理需超越“数据达标”,更关注学生是否在课堂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、真理的力量。
党支部书记董艳华在总结中强调,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如星火般,照亮教育者前行的道路。身为高校教学管理员,我们既是制度的执行者,更是文明的播种人——
当严谨的考务流程中传递着诚信的信念,
当精细的课程设计里浸润着文化的血脉时,
当冰冷的数字平台映射出育人的温度时,
我们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中,刻下了属于教学管理者的精神坐标。
版权所有: 山东现代学院-医学院
Copyright 2018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13013327号-2
技术支持: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: 山东现代学院--党委(校长)办公室
Copyright 2018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13013327号-2
技术支持: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